游戏设计—《课间七雄争霸》
图为策略游戏战场图
- 每人可选择一个阵营(蛮荒之地不可选)
- 每分钟生产5单位刀乐,1单位刀乐可购买1人,分配到作战/建设
- 作战单位可升级,建设值用于建造城市(加快生产刀乐)、关隘(驻守卫兵)、城墙(抵御进攻)、
- 可以与其他阵营结盟/征战
- 可以开拓蛮荒之地,成为属地
- 结盟消耗300单位刀乐,征战消耗100单位刀乐
- 最终胜利者获得[一统天下]称号和5角人民币的奖励
这是我在小学三年级设计出的一款课间游戏,游戏战场图在日记本上画出。一经推出,火爆整个班级。课间的阳光斜照在日记本擦皱的纸页上,歪歪扭扭的墨线勾勒出一幅“天下”——韩、燕、秦的旗帜插在长城脚下,楚国的红叉占领荆州,蛮荒之地蜷缩在角落。我们用铅笔圈地称王,橡皮擦一蹭,疆域便改朝换代。
“朕要北伐!”后排的“秦王”拍桌而起,攥着五块橡皮当“刀乐”,每分钟从铅笔盒里摸出五粒算珠,叮叮当当倒进铁皮罐——那是他的国库。他咬牙砸出100刀乐,派两支自动铅笔“骑兵”直扑赵国的龙城。赵王急得跺脚,抓起尺子横在城门前:“朕有城墙!你得再加十刀乐!”
女同桌的“楚国”最是富庶。她课间不挪窝,埋头用粉色荧光笔在荆州画粮仓和箭塔,每建一座城市,便撕半张作业纸贴成“刀乐加速符”。而角落的“燕国”悄摸攒够300刀乐,突然掏出皱巴巴的纸条,上书血书体“齐燕永结盟好”,附带三颗星星贴纸当定金。全班哗然,齐王却犹豫:“结盟了……能分我半块橡皮不?”
蛮荒之地是所有人的野望。有人偷偷用橡皮擦涂掉蛮兵,插上自制小旗:“此地归魏!”立刻被围攻:“规则里说开拓要先打蛮兵!”“蛮王被我擒获了!用……用辣条!”
十分钟的课间时间过得飞快。我们手忙脚乱记下各国疆域,黑板上的刀乐账目被值日生一把擦净。有人哀嚎:“朕的琅琊还没建完啊!”有人揣着结盟纸条约定明日再战。日记本被传阅得卷了边,像一块古老的羊皮地图。
而今想来,那五毛钱和“一统天下”称号的奖赏,哪比得上彼时御风执笔、指点江山的豪情?毕竟在十岁的疆场上,橡皮能擦去败绩,尺子可丈量天下,而辣条,足以收买整个天下。